傳統的“金三銀四”基本落空,近期部分商品大跌引發的系統性風險,使得本已疲弱的鋼市雪上加霜,滬鋼自3800元/噸的振蕩平臺再下臺階,最低下探至3600元/噸,之后弱勢反彈。產量偏高、鋼貿市場資金偏緊,使得滬鋼繼續承壓。不過,此次系統風險人為操控跡象明顯,并不具備可持續性,隨著風險逐步釋放,殺跌動能減弱,再加上需求和成本支撐,滬鋼下行的空間或已不大。庫存只是供需對應的結果,其實跟重慶鋼板價格高低并沒有必然的關系。動態地看,隨著市場容量的不斷增加,也必然會帶來庫存水平的提升。截至4月19日,全國主要市場五大品種鋼材總庫存在2067萬噸,環比上周末下降47萬噸,同比增加300萬噸左右。一季度全國粗鋼產量19189萬噸,同比增長9.1%。一季度鋼材產量同比增加1746萬噸,凈出口同比增加230萬噸,目前社會庫存和鋼廠庫存同比增加650萬噸,測算下來需求仍保持在4%左右的增長。目前去庫存化緩慢,更多是供給過度的原因。每年庫存至低點可以在短時間內迅速得以重建,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產能擴張后嚴重過剩,二是行業效益較差,一旦行業稍微改觀,重慶鋼板廠便傾向以量博取更多利潤。
3月份完成政府換屆后,在政府“穩增長”的主導下,后期各類投資項目將提上日程,有利于需求的進一步釋放,去庫存化進度或將加快。河北、山東、河南地區鋼廠庫存下降幅度超過10%,山西、西南、廣東地區接近10%,西北、華中地區鋼廠庫存下降速度明顯放緩。本周整體市場價格走勢仍較為糾結,沒有期貨、現貨價格均小幅波動,并開始顯現疲態,市場觀望情緒更濃。螺紋鋼期貨主力合約收于3343元,比上周五跌38元。在政策的引導下,鋼廠復工復產水平繼續提升。蘭格鋼鐵網統計高爐開工率已經達到82.8%,比上周提高了1.63個百分點。而鋼產量在繼續回升,4月中旬中鋼協會員企業產量195.15萬噸,旬環比增長0.29%。產量繼續恢復,庫存雖然在下降,但比去年同期仍高60%以上,疫情影響下的經濟也很難爆發出超常規的需求來消化掉高出的那部分庫存,重慶鋼板市場供需狀況正在朝著惡化的方向發展,大家需要警惕。